10.3864/j.issn.0578-1752.2009.02.045
地被菊匍匐性的遗传分析与RAPD标记研究
”目的”探讨地被菊株型匍匐性的遗传控制,并寻找与匍匐性连锁的RAPD标记,为匍匐型地被菊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匍匐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盆栽小菊品种”早意大利红”为母本,地被菊品种”03(6)-12”为父本构建F1群体,从F1中选取株型表现为匍匐、直立和中间型的单株各1株,分别自交,构建F2群体,并以选取的3个类型F1单株为母本与”03(6)-12”回交,构建BC1群体.以主枝分枝角度作为株型划分依据,统计每个群体中不同株型分离比,推测地被菊株型控制相关基因特点.此外,以F1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株型匍匐/直立基因池,利用200个RAPD随机引物筛选与地被菊匍匐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通过遗传分析和χ2检验表明,地被菊匍匐/直立特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微效修饰基因.筛选出1个与地被菊匍匐性状控制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A-10555经过重复性验证和群体单株验证,该标记与地被菊株型匍匐/直立位点遗传距离为7.96 cM.”结论”以主枝分枝角度作为株型的划分标准是可行的,通过F1、F2和BC1分离群体能对地被菊株型控制位点进行有效分析.获得的分子标记与株型匍匐/直立位点的遗传距离小,能用于辅助育种.
地被菊、株型匍匐性、遗传分析、集团分离分析法(BSA)、RAPD标记
42
S6(园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8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8;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7315
2009-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3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