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09.02.022
油菜-紫花苜蓿混种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混种模式下植物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联合修复、积累效应.”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比研究油菜、紫花苜蓿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对土壤中芘、菲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混种模式下芘、菲的修复效果明显超过单种模式.油菜、紫花苜蓿联合种植70 d后,土壤中菲、芘平均去除率为75.06%、68.22%,分别比二者单独种植时高出43.26%、40.38%和11.03%、16.29%,强化效果明显.植物本身能够吸收与累积在一定量的菲和芘,累积量与土壤中菲、芘的添加浓度正相关.相同污染水平下,茎叶部积累量低于根部、菲小于芘、混种模式低于单种模式.在植物-微生物系统中,微生物降解、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是菲,芘去除的主要途径,但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是混种模式下强化修复PAHs污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混种模式能强化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减少植物积累、缓解污染风险.
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混种、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土壤
42
S5(农作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7B10-0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10Z427;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06AC1018
2009-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6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