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578-1752.2006.08.023
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目的]明确矮秆基因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有助于改良小麦株高和提高产量潜力.[方法]选用中国主要麦区品种(系)239份,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 (Rht1)和Rht-D1b (Rht2)的分布规律,验证其PCR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可用性.[结果](1)Rht-B1b和Rht-D1b特异性STS标记可以准确检测小麦品种的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2)Rht-B1b基因在全国的平均分布频率为24.3%,新疆冬春麦区高达62.5%,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42.3%,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分别为28%、25.8%和25%,北部春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分别为9.1%和 8.3%,东北春麦区供试材料未携带Rht-B1b基因.(3)Rht-D1b基因在全国的平均分布频率为46.9%,北部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分别为72.7%和69%,西南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分别为38.9%、37.5%和35.5%,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分别为23.1%和12.5%,东北春麦区供试材料未携带Rht-D1b基因.[结论]分子检测结果和系谱分析表明,中国小麦品种(系)携带的Rht-B1b矮秆基因来自St2422/464和农林10,Rht-D1b矮秆基因来自农林10号、水源86、辉县红和蚰包麦.
普通小麦、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分子标记
39
S5(农作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计划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68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