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578-1752.2001.01.017
西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与生态恶化及恢复重建的关系
采取生态学和农业历史地理学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西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演化历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和以土地严重侵蚀为突出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本应属于适生性稀树灌丛草原植被,仅适于草、畜业的半干旱地区,却以开垦草地为中心,一直持续了3000余年,成为愈来愈甚的粗放型农业(种植业).论证了从特殊国情出发,正确处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与生态恢复重建的关系及其途径.可集中归结为:在农牧交错带首先取得突破;在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的过程中重建生态;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格局,在粮食精种和适度自给的前提下,推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逐步建成我国最主要的草业和牛羊肉、毛(绒)、皮及加工品生产基地.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恢复重建
34
S-0(一般性理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2000018606
2004-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