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304/j.nykjdb.2021.0512

我国双季稻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析及对策建议

引用
提高双季稻生产率对于当前我国粮食稳产保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加总数量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利用2004-2018年全国9个双季稻主产省份数据,分析我国双季稻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变动情况.结果表明:2004-2018年我国早籼稻、晚籼稻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1.081、0.931;双季稻全要素生产率在2004-2008、2014-2018年小幅上升,在2009-2013年波动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的贡献;在双季稻优势产区中,长江流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高于东南沿海,其中规模的扩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建议发挥主产区优势,把适度恢复双季稻生产作为粮食稳面积、保产量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良种采用率及机械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稻基本收益,激励农户重拾种植积极性.

双季稻、全要素生产率、水稻优势产区、面板数据

24

F326.11(中国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2-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2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008-0864

11-3900/S

24

2022,24(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