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插方式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根据早稻和晚稻的育苗移栽方式设置双季稻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插处理,对3种栽插方式下双季稻的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表明,在早、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抛栽和手插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各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大小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小表现为分别手插>抛栽>机插和机插>手插>抛栽.各处理间水稻千粒重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抛栽处理最高,分别较机插处理增加1 506.7和1 444.5 kg·hm-2.因此,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水稻、栽插方式、生理生化特性、保护性酶、产量
22
S511.42(禾谷类作物)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0-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