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304/j.nykjdb.2019.0875

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引用
我国具有丰富的沙棘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植株可抵御不良环境,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生态树种.沙棘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作为食品原料广泛应用,还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因此也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但由于在种植区域内极少发现抗虫植株,沙棘害虫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或培育抗虫性强的优良沙棘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分子育种工程等内容进行了解析与梳理,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开展长期野外追踪调查,进而筛选沙棘抗虫植株;②利用抗虫性状寻找抗虫关键基因,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为进一步培育沙棘抗虫品种提供基因资源;③利用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关键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解析沙棘植株的抗虫分子机制;④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虫关键基因在调控植株抗虫方面开展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⑤坚持与其他学科交叉分析,将林木遗传育种与其他各学科相结合,从分子、细胞、生态、表型方面综合论述评定,整体上从各个学科相互交融中综合分析林木的遗传机制.旨在为沙棘抗虫基因工程的分子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对进一步培育抗虫性质优良的林木具有重要意义.

沙棘、抗虫性、防御机制、分子育种

22

S433(病虫害及其防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0-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8-11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008-0864

11-3900/S

22

2020,22(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