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
为了解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特征,以山西省建国以来审定品种为材料,在系统获得抽穗期、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穗颈长、穗下节间、沟数、分蘖、旗叶面积、旗叶长、旗叶宽等17个农艺性状表型数据基础上,进行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 表明,在育种过程中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穗颈长的变异系数最高,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低;随着品种选育时间变化,农艺性状也随之发生变化.株型方面,平均株高由110~ 120 cm降低到75~ 90 cm,整体株型得到明显改进,由高秆披叶变为矮杆直叶,受光状态显著改善;产量性状方面,分蘖数趋于稳定,千粒重、穗粒数和小穗数不断提高;小穗数和穗粒数与千粒重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山西省小麦发展历程中小穗数和穗粒数有协同提高趋势.关联分析发现33个SSR标记与农艺性状显著关联,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6%~ 25.3%,这些标记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山西、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22
S512.1(禾谷类作物)
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省农科院育种工程项目
2020-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