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304/j.nykjdb.2018.0515

小麦BNS雄性不育显性遗传方式的观察与分析

引用
BNS(Bai-Nong sterility)是一个对温度敏感的小麦雄性不育系,有完全的不育性和高自身转换性,在小麦杂交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为探讨该不育系的遗传方式,用该不育系与455个正常可育小麦品种杂交,结果发现F1代套袋自交结实率从0到91%非正态连续分布,平均值24.52%,其中与BNS自交结实率相同的高不育组合占总组合数的15.42%,达到父本育性水平的高恢复组合占0.88%,其余是由低到高的部分不育组合.用F1典型不育组合正反交,结果发现反交组合自交结实率虽提高显著,但远不达可育水平,仍是不育类型,表明BNS是核不育,不是质核互作不育.在核不育模式下,由于F1有大量不育组合,表明BNS的不育性在F1具有显性特征,由于F1也有完全恢复组合,表明这些组合的父本中有恢复基因,且是非等位的.因此,BNS的不育性应是显性不育和非等位显性恢复的遗传模式.用F1典型不育组合的F2估计不育主效基因是2对,典型恢复组合F2估计恢复主效基因也是2对.在2对显性不育基因和2对显性恢复基因的核遗传方式下,推断BNS、不育保持父本、不育恢复父本的基因型,然后用自交法和测交法检测后代分离,其中测交法用BNS测交可育组合的F1基因分离,用无恢复基因的“郑麦366”测交不育组合F1基因分离,4年共观察了16个F2自交组合,20个Ft测交组合,结果表明,F2和Ft的自交结实率不育与可育分离比与理论期望分离比均吻合,说明BNS的“显性不育和非等位显性恢复”遗传模式成立.

小麦、BNS雄性不育、遗传模式、显性核不育、非等位恢复

21

S512.1(禾谷类作物)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22300410011,162300410136

2019-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9-3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008-0864

11-3900/S

21

2019,21(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