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864.2012.05.18
黄土高原不同苹果园土壤酶、有机质、微生物及树体产量品质的调查研究
测定了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区洛川县6个苹果园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数量,调查了6个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对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与苹果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6个果园三种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层剖面加深呈现下降趋势.在0~ 20 cm土层范围酶活性较高,20 cm土层以下开始迅速下降,之后趋势减缓.②6个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为0.945%.③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总量的变化为:盛果期果园(15 a)>老龄期果园(20 a)>幼龄期果园(7 a),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相差100倍以上.不同树龄的果园随着土层的深入,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数量上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0 ~ 20 cm的表层土是菌群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④有机质与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均呈正向相关,r值分别为0.400、0.565和0.788,且三种酶之间也有很强的相关性.⑤三种土壤酶、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与苹果品质的5个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说明这三类因素可以影响苹果品质.
土壤脲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蔗糖酶、有机质、土壤微生物、苹果品质、相关性分析
14
S15;S661.1(土壤学)
陕西省科学院科技项目2007k
2012-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