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1173.2016.02.001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地方农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变革和新要求,不断优化服务路径,提升引领农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安徽农业大学坚持走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发挥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创新高地、成果源头的作用,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和技术推广服务主体,实现了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实践证明,地方农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做文章,在科技创新体系上下功夫,在科技推广体系上求实效,在服务“三农”的办学体制机制上探新路,才能更好地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地方农业院校、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方式、大别山道路、协同创新
G640(高等教育)
2016-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