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41/j.issn.1007-4333.2021.10.21
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
为探究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离散分布规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鹰潭市1996年、2009年和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探究鹰潭市近二十年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1996-2009年和2009-2018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83.35、204.14 hm2/a,鹰潭市农村居民点规模仍处于增长阶段,但聚集程度降低,破碎化程度上升.2)1996、2009和2018年,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离散度均值分别为0.41、0.42和0.45,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级别为Ⅰ级的乡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41.18%、35.29%和26.47%,级别为Ⅱ级的乡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35.29%、44.12%和50.00%,级别为Ⅲ级的乡镇均占乡镇总数的23.53%.乡镇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整体上升,区域农村居民点离散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3)1996-2018年,地形位指数和人口密度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影响先增大后减小,到城镇和公路距离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影响先减小后增大,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地形位指数、到公路距离和人口密度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主导因素,到城镇距离、到河流距离、地均GDP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重要因素,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能增强其他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解释力.本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规划统筹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指数;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鹰潭市
26
F301.23(农业经济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9YJC790185
2021-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0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