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5921.2013.01.011
颅内未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 颅内动脉瘤是成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大多数颅内动脉瘤虽都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但实际上未破裂动脉瘤的患病率远高于SAH.目前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率在成年人约为2%~6%[1],其中,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所占比例约为6.2%~21.7%[2-3].尽管国际上多项有关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6],微小动脉瘤的破裂率极低,但是考虑到其破裂后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有学者主张对此类动脉瘤仍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但无论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微小动脉瘤的治疗风险均不可忽视.因此,是否治疗及如何治疗这类未破裂动脉瘤就成为神经外科医师所面对的一个难题.现对近年来关于未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文献进行综述,其内容包括未破裂微小动脉瘤的自然史及各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以期为此类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颅内动脉瘤、自然史、治疗现状、微小动脉瘤、未破裂
10
R73;R6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8B00;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0118
2013-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