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西域绿洲农业经济的新发展、成就与成因——基于非平衡生态理论的视角
13世纪,西域绿洲农业经济虽然历经战乱掠夺等多重破坏,发展一度严重受挫,但却很快即取得了奇迹般的迅速恢复和新的发展.而且在农业产出、耕地面积、作物品种和农技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甚至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对此,本文在论述总结这一时期西域绿洲农业经济的新发展及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国际新兴的非平衡生态理论视角方法,探讨揭示了推动其迅速发展和取得重要成就的深层成因,即13世纪西域农业的新发展得益于中世纪暖期气候对当地生态限制因子(水热资源)的突破,最大程度满足了西域绿洲农业发展的水热需求.同时,它也促成了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的改善和稳定,保障了游牧经济的发展繁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了对绿洲农业经济的侵扰索取等不利影响.总之,正是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13世纪的西域绿洲农业经济取得了辉煌但短暂的发展成就.
13世纪、西域、绿洲农业经济、发展
36
S-09;K207(一般性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CJL006
2018-01-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