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足迹、省公顷、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资源供需、环境经济、社会影响
14
X22(环境与发展)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计划;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
2024-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