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不同耕作方法下稻麦生产的碳效率及收益评估

引用
为探明江苏稻麦轮作农业的固碳减排效应,以江苏沿江地区稻麦两熟田块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不同耕作方法下(麦稻宽行交互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稻麦周年机械化耕作方式)作物产量、系统物质投入以及人工投入等资料,估算稻麦生产的碳投入、碳产出、碳效率以及经济收益。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方式和机械化耕作方式下稻麦轮作系统年度碳投入总量分别为1836.3 kg/hm2和2290.5 kg/hm2,保护性耕作的种子、化肥以及机械的碳投入较低,但劳动力碳投入高于机械化耕作方式。2种耕作方式的年度碳产出总量分别为18.23 t/hm2和16.15 t/hm2,保护性耕作较机械化耕作增加了12.9%。年度的碳效率在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保护性耕作的生产效率、生态效率以及经济效率分别较机械化耕作提高了40.4%、40.8%和40.3%。另外,保护性耕作的年度纯收益为20.25×103元/hm2,较机械化耕作增加了22.8%。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下采取保护性耕作方法既可以提高碳效率也能增加经济收益,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碳效率、经济收益

S344(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稻田条带耕作低碳生产及周年高产关键技术研究”[CX12304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三角洲集约农区循环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12;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稻草还田腐解过程中化感物质鉴定及其对小麦化感效应的研究”BK2014021。

2015-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学学报

1007-7774

11-6016/S

201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