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7774.2014.04.004
雨养状态下‘晋小豆2号’生物产量积累分析研究
为了探索红小豆在雨养件下的生物产量积累的特性,为红小豆科学经济种植,科学有效的利用自然降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2年开展以‘晋小豆2号’红小豆在雨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研究试验.‘晋小豆2号’出苗后20天开始大田取样、采集数据.通过采集‘晋小豆2号’根、茎、叶花、果实等农艺性状的生物产量动态数据的方法来研究‘晋小豆2号’在雨养条件下全生育期内的生物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晋小豆2号’株高发育和生长天数呈现线性关系,线形相关方程式为=12.097x-4.863,两者的拟合度达到0.8371;对生真叶在出苗后30天内叶面积的生物产量都持续增长,30天后呈下降趋势,50天后消失;三出复叶的生物量积累呈现抛物线形.干鲜重生物积累分别符合=-2.5229x2+48.458x-87.103和y=-0.3822x2+7.8570x-14.878函数分布;茎生长和三出复叶生长同步,茎的生物持水量低于三出复叶;‘晋小豆2号’根的生长表现为先快,后缓,8月以后根的生长呈现比较平缓的锯齿状变化,土壤和外界改良对根的发育作用较大;主茎分枝和品种特性有关,是相对基本稳定的一个性状;节在雨量充沛的条件下,有增多的现象,但是生物产量的增加主要因节间距的伸长为主,控制株型可在出苗后50天左右进行.花脱落严重,成为有效结荚花在立秋前后.鼓粒、灌浆时间大约持续40天左右.鉴于此,‘晋小豆2号’可适当选择晚播;雨量充沛年份注意防止植株徒长;开花前期注重保花保蕾,以确保丰产丰收.
’晋小豆2号’、生长特性、分析
4
S162.5+3(农业气象学)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华北区栽培与土肥岗位CARS-09;山西省农科院育种工程11yzgc005
2014-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