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入能提高大宗淡水鱼养殖户的养殖效率吗?——以池塘养殖为例
基于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监测的池塘养殖户调查数据,本文以池塘的亩均产量、亩均产值表示土地生产率,以长期劳动力的劳均产量、劳均产值表示劳动生产率,分别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角度考察了池塘养殖户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入与其养殖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以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雇佣长期工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承租村外池塘对以单位产值和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都不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认为,池塘养殖业“融资低效”可能是融资成本显性化、还款时限硬约束和池塘养殖保险发展滞后所致.劳动力投入的强可替代性使得养殖效率与雇佣长期工无关.池塘租赁市场打破了村组边界,促使不同区位池塘的养殖环境改善并趋近,进而引致养殖效率与池塘区位无关.
淡水养殖、养殖户、要素流动、养殖效率
F326.4(中国农业经济)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30
2018-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