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测量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加速城镇化背景下福祉测量及其政策应用”国际论坛综述
福祉或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福祉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理论预设所引起的政策和政府目标偏误.近年来,福祉测量成为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具有引导政策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实践价值.福祉研究不仅要求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规范化的实证分析,而且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融合,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与众多其他学科一样,福祉研究和福祉测量实践也是率先在国外兴起并逐渐传入中国的.在中国,与福祉相关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涉及生活质量、快乐、幸福、民生等主题,多地不同层级的政府也开展了基于幸福指数的施政实践.2012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农民福祉研究”正式启动.2013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3·经济学):加速城镇化背景下福祉测量及其政策应用”在北京召开.来自国际和国内主要福祉研究和实践机构的30多位学者和政府官员就福祉理论、福祉测量及其政策应用展开了深入研讨.本文以此次论坛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对福祉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除被引用的参考文献之外,本文主要观点均来自于此次论坛发言.
2014-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