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当前农村金融利率机制是有效的吗?

引用
随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放开利率管制成为必然要求.2004年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展到2.3倍后,政策部门和理论界对进一步放开农村金融利率上限开展了各种讨论.放开农村金融利率无疑是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的重要条件,但是,也应该看到,放开农村金融利率上限也是有条件的.理论分析显示,农村金融利率机制是否有效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密切相关;同时,利率机制是否有效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密切相关.实证检验说明:当前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与成本约束之间在部分市场表现出了相关性,但在农户贷款市场这种相关性却不明显.农村信用社取得的垄断收益倾向于通过有利于内部人控制的成本费用”隧道”向内部人转移.对比农村信用社与民间融资,本文发现,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方面并不能有效发挥机构规模成本优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已经提高到了农村经济能够承受的上限.

成本约束、市场竞争、利率定价、利率上限、隧道行为

F8(财政、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2008 年度重点课题

2010-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9-49,5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村经济

1002-8870

11-1262/F

2009,(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