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体制身份:作为基层政府建构自主性的意外后果——以上海市奉城镇政府为例
本文认为出现在基层政府内部的多种“身份”,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性身份”和“体制性身份”,是一种新的“身份”现象,本文称之为“类体制身份”.以上海市奉城镇政府为例,本文梳理了奉城镇政府内部多种“身份”的形成过程.本文认为,“类体制身份”在基层政府内部的产生,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多层级上级政府约束下的基层政府人员扩张,导致具有多种身份的人员集聚在基层政府内部这一特定场域;二是基层政府混编混岗导致人员身份意识强化.本文认为,“类体制身份”本质上是基层政府在多层级上级政府的压力型体制及社会治理转型所导致的治理任务增多的背景下,建构基层自主性的意外后果.在中国多层级的政府组织中,保障乡镇一级基层政府的自主性,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体制性身份、类体制身份、基层自主性
C913.9(社会学)
本文研究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15ZDC028
2020-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