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与精准识别的瞄准偏差
本文将“地方性知识”作为分析框架,深度剖析山西吕梁的精准识别进程,揭示精准扶贫存在的瞄准偏差新形式.研究发现,在地方性知识意义系统里存在新形式的瞄准偏差,如“懒恶俘获”.进一步分析发现,出现瞄准偏差的新形式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精准识别政策在落地过程中与地方性知识发生碰撞,二者呈现出的不同逻辑(国家识别贫困户的理念具有经济视角、侧重定量测量和简单化的特点,而地方性知识却具有复杂的意义系统).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国家和地方两个不同知识系统之间如何有效沟通的问题,提出国家制定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发挥地方性知识的柔性管理价值,运用文化视角和定性手段将会使精准扶贫政策更具包容性.
地方性知识、精准识别、瞄准偏差
C913.7(社会学)
2018-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