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山造林”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来自清代苗疆的林业生产智慧
自18世纪中叶起,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与侗族创造性地发展起一套堪称典范的人工营林系统,其以“佃山造林”为核心的生产关系有效推动了当地杉木生产的规模化与商品化.其中有关林业生产、分配与交换等环节的制度设计主要基于广泛存在的民间契约,并在契约执行过程中衍生出山主之间、佃户之间以及主佃之间多重而协调的经济关系,使得“佃山造林”足以成为林业生产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亦可成为当前中国林业发展的借鉴对象.
佃山造林、生产关系、林地使用权、经济诚信
F0;C958;G25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学改革项目
2016-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