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m-Logit模型检验了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干部利益假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并不存在;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年龄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及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民放弃其对土地的占有;基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和"恋土情结",人均土地较少的农民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来获得土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其土地调整倾向会显著降低.因此,要解决政府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与农民偏好土地调整之问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土地调整意愿、土地制度、影响因素
F3(农业经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0-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