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484X.2018.12.018
免疫法ITP小鼠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目的:应用免疫法建立ITP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的病理状态,进一步分析探讨各项指标以判定疾病模型是否成功.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按照100 μl/20g剂量向小鼠腹腔内注射1∶4稀释的豚鼠抗BALB/c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隔日1次,隔日检测外周血小板水平.两周后,检测小鼠外周血PAIgG水平、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分类,了解骨髓象、脾脏组织病理和脾脏脏器指数变化.结果:GP-APS稀释倍数为1∶128时仍成阳性,说明豚鼠血清中已产生了特异性抗体.与正常组及造模前比较,ITP小鼠模型外周血小板明显降低,抗血小板抗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GP-APS后24 h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最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总数明显增加(P<0.05),而产板巨核细胞减少(P<0.01).同时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结论:与正常组比较,ITP小鼠外周血小板下降、抗血小板抗体升高、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并伴成熟障碍,与ITP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应用GP-APS免疫法可成功建立ITP小鼠疾病模型.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血小板血清、巨核细胞、血小板抗体
34
R558+2(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50009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5A030310022
2019-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849-1853,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