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484X.2013.04.026
自体脂肪干细胞在炎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严重时可导致肠梗阻、出血、穿孔甚至癌变[1].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炎性因子的异常释放在IBD的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导致肠上皮的损伤[2,3].肉眼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镜下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4].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1)氨基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等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一部分患者对此治疗无效.
自体、脂肪干细胞、炎症性肠病、病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患者的生活质量、炎性细胞浸润、溃疡性结肠炎、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治疗手段、药物治疗、炎性因子、手术治疗、肉眼可见、克罗恩病、发病机制、充血水肿
29
R392.11
2013-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4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