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4.07.009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潜在类别及与反刍性沉思和抑郁的关系
目的 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潜在类别及与反刍性沉思和抑郁的关系,为促进其积极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选取河南省某三甲医院271名中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反刍性沉思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创伤后成长问卷进行调查,利用潜在剖面分析对创伤后成长进行分类,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类别与反刍性沉思和抑郁的关系.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分为4个类别:积极成长组(37.7%)、消极成长组(17.7%)、人际关系成长组(24.7%)和个人力量成长组(19.9%).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消极成长组相比,无脑卒中家族史(OR=23.403)的患者归于个人力量成长组的可能性较高;内向型性格(OR=0.152)的患者归于积极成长组的可能性较低;配偶(OR=10.760)或子女为主要照顾者(OR=17.699)的患者归于积极成长组的可能性较高,配偶(OR=9.959)、自身(OR=9.572)或子女(OR=10.692)为主要照顾者的患者归于人际关系成长组的可能性较高,子女(OR=5.184)为主要照顾者的患者归于个人力量成长组的可能性较高;预后不良(OR=6.351)的患者归于人际关系成长组的可能性较高;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目的性沉思归于积极成长组、人际关系成长组、个人力量成长组的可能性较高(OR值分别为660.816、75.183、36.044);高水平的抑郁归于积极成长组、人际关系成长组、个人力量成长组的可能性较低(OR值分别为0.667、0.752和0.81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存在异质性.护理人员应关注消极成长组患者,并通过识别患者特征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促进目的性沉思,缓解抑郁情绪,提升创伤后成长.
脑卒中、创伤后成长、反刍性沉思、抑郁、潜在剖面分析
32
R743.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
2024-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