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回族留学生教育观念变迁及国家认同的表达——基于《醒回篇》的讨论
有学者在考察近代思想转型时曾指出: “从晚清以迄1920年代,有两波运动与自我的塑造有关.第一波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为主,其影响非常深远,讨论者比较多.它关心如何塑造新的'民',这新的'民'是国民,是脱离奴隶状态的现代'国民'.第二波是'新民'.”①在晚清, “国民”成为一种身份与资格.这种对旧有社会及其观念的批判,对如何做新人、做国民的期许,同样也对回族青年产生了影响,其中在一批东渡日本求学的回族学子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清末留学日本的回族留学生及他们所办刊物《醒回篇》的分析,试图呈现出回族留学生改革教育的观念与其国家认同的表达之关系.
教育观念变迁、留学生教育、国家认同
G63;G40;D633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科研项目2019-2020;2019W04
2020-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