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266.2014.08.003
交通基础设施门槛、物流业与制造业获利能力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变量,对其在物流业提升制造业获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非线性调节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以铁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的作用机制表现出了“由正转负”的相关关系;以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的作用机制表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物流业发展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忽略交通基础设施的演进而单纯强调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获利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不仅会对理论本身形成错误的理解,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政策错配。因此,鉴于交通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存在,应基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同,系统、动态地看待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行为,并重新考虑合适的物流业发展政策。
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业、制造业、门槛回归
F251(物资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集成场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JY080;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国际物流主通道的基核间物流及关联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G6235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2014-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