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9202.2023.07.061
中医药调控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作为21 世纪公认的临床难题之一[1] ,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有50万的新增患者[2].严重的脊髓损伤会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脊髓休克,70%的患者在2~6w之内可因轻重的不同脊髓损伤产生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高肌张力、肌肉强直、阵发性痉挛等.脊髓损伤后造成的肢体痉挛状态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减轻患肢肌肉痉挛、建立正常运动模式是治疗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医药的大力发展,吸引众多学者采用中医药疗法对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机制和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索,该疗法不仅多样,疗效也备受肯定.本文就近年来运用针刺、中药及针药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脊髓损伤、肢体痉挛、中医药治疗
43
R932;R744.1(生药学(天然药物学))
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No.TCM2019016
2023-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779-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