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插管的感染病因
纤维蛋白鞘是血管内插管的感染来源,它通常在中央静脉导管放置3天后形成。但只有大约50%的纤维蛋白鞘培养结果呈阳性。在那些培养结果阳性的病例中,细菌开始繁殖的时间因导管不同部位各不相同:皮下平均5.1天,导管尖端平均8.6天,导管腔内平均13.1天。导管上的细菌越多,就越可能发生炎症或血液感染。因导管导致血液感染的危险从小于2/1000器械使用天数(外周静脉留置针,外周穿刺中央静脉导管PICC,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皮下输液装置),10/1000器械使用天数(动脉导管和Swan-Ganz导管),30~50/1000k器械使用天数(多通路中央静脉导管和肾透析插管)。影响血管内插管感染发生的内源性因素包括:宿主情况,细菌类型,导管材料以及制造工艺。人类非常容易感染葡萄球菌,兔子却不这样。表面葡萄球菌需要粘多糖才能引起导管感染。硅胶材料的导管比聚氨酯、聚氯乙烯及特氟隆材料更容易发生感染,这可能与它的过度活化作用有关。影响血管内插管感染发生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无菌屏障的范围,皮肤消毒剂种类,穿刺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整个输液系统被外物介入的次数,高营养输液(酵母菌最易繁殖),5%葡萄糖溶液(革兰氏阴性菌最易繁殖)以及脂质乳液(糠疹癣菌最易繁殖)。
血管、内插管、血液感染、静脉导管、venous catheters、器械使用、manufacturing process、complement activation、trained personnel、纤维蛋白、葡萄球菌、繁殖、外周静脉留置针、细菌、革兰氏阴性菌、材料、外源性因素、葡萄糖溶液、内源性因素、高营养输液
9
R15(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2009-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