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能谱成像在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前N分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GE 64 排能谱CT(Discovery CT 750 HD)对符合入选标准的 37 例患者行GSI模式下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共纳入 50 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为 28 枚,非转移性淋巴结为 22 枚.对比分析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边缘、聚集和强化均匀度,同时测量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率的比较釆用χ2 检验;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能谱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AUC),并根据尤登指数(Youden in-dex,YI)确定变量的阈值,得出各参数的最佳诊断效能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的矢状位、冠状位短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 0.727、0.670,矢状位、冠状位短径诊断淋巴结转移阈值分别为 0.85 cm和 0.95 cm.淋巴结边缘模糊、簇状聚集及强化不均匀对鉴别转移性淋巴结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动静脉期的IC、NIC及λHU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动静脉期的IC、λHU及动脉期NIC在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能谱参数的AUC分别为 0.852、0.832、0.820、0.740、0.828,动脉期IC及λHU诊断效能高于静脉期IC及λHU,尤以动脉期IC的诊断效能最高,以动脉期IC≤18.65(100 μg/cm3)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阈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3.80%、68.70%.结论:CT-GSI能为术前判断CRC淋巴结性质提供客观依据,尤以动脉期IC诊断效能最高,有效提高了CRC术前N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结直肠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34
R735.35;R735.37;R814.42(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广西住培重点专业基地项目;全国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
2023-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19-4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