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多模态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于二十世纪中叶问世,由早期单一的M型超声心动图一路走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像的维度上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在心脏结构的显示上日臻完美.由于多普勒超声的出现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使其成为“无创心血管造影”,极大提升了先心病、瓣膜病等结构性心脏病无创诊断的准确性.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比超声心动图(超声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的发展拓展了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范围,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斑点追踪等各种新技术使得超声对心功能的评价更加准确并可检出早期的心肌收缩功能减低.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替代原来的技术,而是多技术协同应用,互为补充,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模态超声心动图世界,使超声心动图成为最常用而且是首选的无创心脏影像检查技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31
R540.45(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20-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