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蝶鞍分区及影像(CT、MRI)征象对鞍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资料,按鞍内、鞍上、鞍旁及混合区进行分区讨论,并对其影像征象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蝶鞍分区及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①分区价值:151例鞍区占位性病变中,良性(75%,113/151)明显多于恶性(25%,38/151),鞍内、鞍上、鞍旁及混合区各22、25、42、62例;鞍区良、恶性占位总体在各区域分布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0,P=0.036<0.05),鞍内、鞍上、鞍旁占位构成比最高的分别为垂体瘤、颅咽管瘤及脑膜瘤;病灶在累及单区及混合区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46,P=0.001<0.01);113例良性占位中,病灶累及单区(66%,75/113)明显多于混合区(34%,38/113),38例恶性占位中,病灶累及混合区(63%,24/38)明显多于单区(37%,14/38).②影像征象:鞍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在部位、大小、形态、边界、骨质破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性别、肿瘤性质、钙化、垂体是否存在、颈内动脉及海绵窦是否受侵犯或包绕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影像征象有一定的特点,对鞍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脑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30
R739.41;R814.42;R445.2(肿瘤学)
2019-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