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大血管关系异常与小儿内脏异位综合征及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关系探讨
目的:通过腹腔剑下切面观察下腔静脉(IVC),腹主动脉(AO)和奇静脉的位置关系,探讨剑下切面腹腔大血管解剖关系异常与小儿内脏异位综合征及先天性心血管畸形(CCVD)的关系.方法:对超声诊断腹腔大血管异常的91例小儿进行分型,分为3型,Ⅰ型:下腔静脉消失、奇静脉扩张;Ⅱ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同侧;Ⅲ型:AO和IVC反位,均经多层螺旋CT(MSCT)或手术或尸解证实,就不同类型腹腔剑下切面大血管关系和内脏异位综合征及CCV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腹腔剑下切面大血管解剖关系异常91例中,Ⅰ型8例,包括多脾并左侧异构的CCVD 7例,脾脏和心脏正常1例;Ⅱ型29例中,无脾27例,右侧异构的CCVD 29例;Ⅲ型54例中,内脏镜面反位53例,包括CCVD 27例,其中1例无脾,左侧异构.结论:腹腔大血管解剖关系异常,常提示小儿存在内脏异位综合征、内脏反位合并有CCVD,应作为小儿CCVD的常规检查切面.
内脏、心血管畸形、儿童、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27
R543.3;R445.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6-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