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1062.2006.09.013
声学造影后肝硬化大鼠肝脏声像图分析的动态研究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后大鼠不同时期肝硬化肝实质灰度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分析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建立不同时期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分为6周组、8周组、10周组和12周组,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组16只,共80只).经外周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应用视频分析法形成大鼠肝脏实质灰度的TIC,测量并分析比较各组中的峰值时间(TP)、峰值强度(PI)、峰值减半时间(HT)、曲线下降斜率(DS)、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渡越时间(MTT)等参数.结果:不同时期大鼠肝硬化模型成功建立,并能动态反映肝硬化发展的病理过程.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PI值、HT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DS值则相反(6~12周组与对照组间相比,6、8周组与10、12周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UC值与MTT值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声学造影后大鼠肝脏声像图随病变程度加重呈一定规律性变化,而该变化能为TIC所反映,为早期肝硬化的无创性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
肝硬化、静脉造影术
17
R575.2;R814.43(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06-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2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