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025/j.issn.1008-6358.2022.20220242

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是否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减少肠道局部炎症,调节系统性炎症,从而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方法 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饲料组、对照饲料加双歧杆菌干预组、高脂饲料组和高脂饲料加双歧杆菌干预组,每组分2笼,每笼4只.检测小鼠血清糖脂代谢及肝功能水平.通过油红O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回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通过Illuminate Miseq平台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检测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 高脂饲料加双歧杆菌干预组C57BL/6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低于高脂饲料组.与高脂肪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加双歧杆菌干预组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下降,肠道炎症减轻.与对照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减少,存在肠道菌群改变.主成分分析(PcoA)及非度量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疾病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分隔较远,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菌属差异分析表现为高脂组拟杆菌门增多,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属增多.结论 双歧杆菌可显著减少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NAFLD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肠道炎症程度,双歧杆菌干预可引起C57BL/6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明显改变,降低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双歧杆菌的改善NAFLD作用可能与其改变宿主的肠道菌群结构组成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双歧杆菌、肠道菌群

29

R575(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研究专项

2022-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73-48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医学

1008-6358

31-1794/R

29

2022,29(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