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与电压异常区位置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1)探讨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起源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 PVC)及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的消融靶点分布特点及其电压特点;(2)探讨 RVOT 起源心律失常与RVOT局部低电压区的关系。方法:对97例心电图提示RVOT 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共记录到99种PVC、6种VT。在消融前行三维电压标测,电压小于0.5 mV的区域定义为低电压区,电压为0.5~1.5 mV的区域为电压移行区域,电压大于1.5 m V的区域为正常电压区域。结果:87例患者消融成功,10例患者消融失败。2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主动脉窦,95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RVOT。起源于RVOT 的PVC患者,8个靶点位于低电压区,59个靶点位于电压移行区,30个靶点位于正常电压区。靶点处电压异常的患者中,3例的消融靶点位于肺动脉瓣下低电压区及电压移行区,34例患者的消融靶点位于局部低电压区及电压移行区。结论:对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成功靶点大多位于电压移行区;肺动脉瓣下肌袖组织及局部纤维脂肪化心肌组织是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室性早搏、射频消融
R541.7(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编号12411952200
2015-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