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6358.2008.04.040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目的:探讨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出现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8例.另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见①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表面有纤毛,排列整齐,纤毛内微管排列规则、清晰.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偶见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②模型组: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结构紊乱,出现复合、短纤毛.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增加.核变形、固缩.细胞器退变、空泡化.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并见其胞膜破裂,伪足形成,脱颗粒及空泡形成.肥大细胞较多,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这种形态学的改变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大致吻合.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基本病理是上皮损害,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扩大,组织水肿,浆液腺体增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脱颗粒.
变应性鼻炎、疾病模型、病理学、超微结构
15
R765.21(耳鼻咽喉科学)
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项目基金资助2004A011
2008-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