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体外肝细胞三明治培养动态变化及其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本文采用三明治构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综合观测其体外极性的动态形成过程,为体外药物肝毒性研究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方法:三明治构型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细胞检测肝细胞分泌功能,同时采用PCR、免疫荧光及跨上皮细胞电阻实验观测肝细胞极性结构基础紧密连接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肝细胞在“三明治夹层”中培养72 h后具有胆小管分泌功能,同时紧密连接处分子ZO-1与Occludin结构为促使极性形成,其mRNA表达与通透性均产生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ZOq免疫荧光定位发现不同培养时间随着极性形成其结构分布也有所不同.结论:肝细胞三维培养极性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了解这一动态变化过程对药物肝毒性检测及其毒性机制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肝细胞极性、药物肝毒性、紧密连接、三明治构型原代肝细胞

21

R965.2(药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81320108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146,81102887

2016-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46-25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009-2501

34-1206/R

21

2016,21(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