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次黄苷三磷酸焦磷酸酶遗传多态性对硫嘌呤类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引用
硫嘌呤类药物作为一类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其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一直是困扰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难题.尽管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TPMT)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影响硫嘌呤类药物药动学的主要遗传因素,但研究结论并不统一.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将焦点集中到了次黄苷三磷酸焦磷酸酶(inosine triphosphate pyrophosphatase,ITPA)的遗传多态性上.因此,本文就ITPA遗传多态性对硫嘌呤类药物疗效和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个体化应用硫嘌呤类药物提供理论指导.

硫嘌呤类药物、基因多态性、次黄苷三磷酸焦磷酸酶、个体差异

19

R968(药理学)

2015-0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35-144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009-2501

34-1206/R

19

2014,19(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