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M1和ERCC1基因外周血中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DNA修复基因RRM1(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和ERCC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的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NSCLC组织和外周血中RRM1和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类变量之间进行x2检验,连续性变量之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总体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中,34例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RRM1和ERCC1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有效地检测,22例病例同时进行了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基因检测.RR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存在线性相关性(R2=0.045,P=0.048),而ERCC1在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R2=0.016,P=0.251).RRM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16.0月)明显长于高表达组(12.5月)(Log-rank 3.980,P=0.046).而ERCC1的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入组的NSCLC患者中,外周血中RRM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对化疗反应的有效率更高,其结果有助于筛选出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方案的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RRM1、ERCC1
18
R965.2(药理学)
2013-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