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大鼠体内儿茶酚胺含量变化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由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中枢与外周儿茶酚胺(C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R指数等指标来评估IR动物模型的形成;用血清皮质酮反映IR形成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变化;用套尾法测量血压;用下丘脑、脑干、血清、肾上腺组织中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来评价IR大鼠体内中枢与外周CA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大鼠出现IR并伴SBP升高,中枢与外周C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给予米非司酮和罗格列酮后血压明显改善,中枢与外周C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脂饲料诱发的IR状态大鼠中枢与外周CA的升高与血浆中糖皮质激素的改变有关.
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儿茶酚胺、交感神经、米非司酮
14
R587(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2010-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