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突变体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了解细菌对FQ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肉汤法富集 1010 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筛选的耐药突变体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分别为 0.2、0.3、0.3、1.4、3.2 μg·ml-1.选择指数(MPC/MIC)分别为 6.5、4.8、9.7、11.2、12.8.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筛选的第一步突变体对筛选药物的MIC较ATCC29213升高2~8倍.左氧氟沙星筛选的第二步突变体的MIC较第一步突变体又升高8~16倍.所有突变体的MSW边界都较其源菌株明显升高.结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菌体选择的能力强于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FQ药物产生耐药是逐步发生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产生,使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体的几率明显增大,从而导致耐药菌的富集和扩散.
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突变选择窗、氟喹诺酮类、金黄色葡萄球菌
11
R965(药理学)
2006-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9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