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98/j.issn.1009-153X.2024.03.003
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前瞻性收集62例PTN,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前制作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术中利用导板设计的穿刺角度和进针位点辅助穿刺,对照组术中利用经验性hartel路径穿刺.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卵圆孔穿刺时间、重复穿刺次数、移动X线照射次数;术后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情况(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口周疱疹、脑脊液渗漏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2 min;IQR:37~48 min)较对照组(49.5 min;IQR:41.5~53)明显缩短(P=0.003);观察组卵圆孔穿刺时间(7.5 min;IQR:5~9 min)较对照组(10.5 min;IQR:7~16 min)明显缩短(P=0.004);观察组术中穿刺次数(2次;IQR:2~3次)较对照组(3次;IQR:2~4次)明显减少(P=0.002);观察组组术中X线照射次数(5次;IQR:4~6次)较对照组(7次;IQR:5~8次)明显减少(P<0.001).术后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C治疗PTN时,相比传统的经验性穿刺,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穿刺时间,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及X线照射次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
29
R745.1+1;R651.1+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信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基金20220057
2024-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9-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