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798/j.issn.1009-153X.2018.09.02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引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临床上仍缺乏能明显改善病人预后的治疗手段,因为SAH的损伤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迟发性脑损伤(delayed brain injury,DBI)、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而炎症反应自始至终贯穿其中[1],并且炎症反应严重地影响SAH的预后,因此减轻炎症反应也就成为治疗SAH的一条重要途径[2].本文就目前关于SAH后炎症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炎症反应、早期脑损伤

23

R743.9(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8-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36-63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009-153X

42-1603/R

23

2018,23(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