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1.013
经口气管插管激发和雾化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的比较
目的 通过建模比较小鼠哮喘模型效果及稳定性,以确定建模的最佳方式.方法 将SPF级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20 μg致敏雾化激发组(20-INH)、100 μg致敏雾化激发组(100-INH)、20 μg致敏经口气管插管激发组(20-ITI)、100 μg致敏经口气管插管激发组(100-ITI)、control组.所有哮喘模型组小鼠用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激发,在0、7、14d分别使用20μg和100ug致敏,在21 d开始分别给予雾化激发和经口气管插管激发,在末次激发后24h内对小鼠行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检测,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计数,左肺病理学检测,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 20-INH、100-INH、100-ITI 3组的AHR、气道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血清总IgE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其中以100-ITI组在以上各方面均较突出.经口气管插管激发哮喘模型各数据标准差低于雾化激发哮喘模型.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激发方式能在100 μg OVA致敏剂量时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且模型气道粘液分泌量及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更明显,该模型稳定性高,值得推荐.
哮喘模型、雾化、气管插管、稳定性
39
R562.25(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No.81600022
2021-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5-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