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165X.2007.03.020
重症肌无力被动转移小鼠腓肠肌运动终板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G)小鼠腓肠肌运动终板的形态学变化,并改良运动终板处光镜及电镜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AChR单克隆抗体mAb35腹腔注射C57BL/6幼年小鼠,建立MG被动转移模型.采用Kamovsky-Roots法行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小鼠腓肠肌运动终板超微结构处形态学改变.结果:小鼠注射mAb35后出现肌无力症状与MG患者表现相似;Karnovsky-Roots法染色后可见沿神经末梢分布的运动终板;实验组腓肠肌运动终板处超微结构发生病理改变,此种改变符合MG神经肌接头处运动终板的病理改变.结论:Karnovsky-Roots法显示乙酰胆碱酯酶简便、经济;而电镜检查是确定PTMG模型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有无病理改变的最佳方法.二者结合可为今后有关MG运动终板的病理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酯酶、运动终板、超微结构
25
R746.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7-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