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法开采矿产品价值认定的思考:以重庆市为例
违法开采矿产品价值的认定是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以重庆市为例,梳理了依据违法所得、违法量乘以单价或主管部门核定认定价值,依据实测、票据、供述、村社证明认定违法量和依据发票、询价、部门证明、中介调查、企业证明、上报市局、资源价款认定单价等价值认定现状.指出认定违法量存在原则不统一、多主体难定、分类不清晰、混同销售量等问题;认定单价存在原则不明确、口径不统一、矿产品矿成品理解不到位、是否含运费、是否含税、总体偏低等问题.依据国土资发〔2005〕175号第六条等条款和重庆市实际,提出了以重庆市内12个矿产、地下开采矿产、违法量大于1万t或违法价值超过5万元的,其违法量一律由技术单位实测;处罚单价用基准日的原矿不含税坑口价;违法开采价值等于违法开采量乘以单价为核心的一套价值认定原则,和处罚后锁定底数、处罚破坏土地、出台后续监管和疏堵结合等一系列建议.有助于进一步统一重庆市违法开采矿产品价值认定原则,明晰具体操作路线;同时,能否良好落地仍有待执法实践的检验.
矿产资源、违法、矿产品、价值、违法量
29
F407.1(工业经济理论)
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项目资助编号:2017KCZYKC12
2020-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