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406001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绿洲化是干旱区绿洲时空演变的外在表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绿洲农业与干旱区生态保护的关键.河西走廊既是我国东联西出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既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西北地区典型灌溉农业区.经过70多年的建设,河西走廊在社会进步、交通条件、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子.文章在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水量确定绿洲规模,并将20%—30% 的水资源作为生态用水.建议在目前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下,合理配置水土资源,提升绿洲质量、控制绿洲规模;适当建立低耗水的荒漠河岸植被带和环沙漠边缘的雨养防沙体系;加强荒漠植被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尽量减少对荒漠植被的干扰,以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屏障的安全稳定和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洲、水资源、生态建设、农业发展、耕地面积、河西走廊
38
F127;F327;R197.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
2023-04-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24-434